还是感觉有点怪,理想情况下BT机制会把上传带宽倾斜给需求更大的种子。对于已经出种的旧种而言,保的人多就会把上传压力分散到更多人身上,相对的,孤种保的人少压力就会给到仅有的几个做种者,更多的带宽就会倾斜到孤种上。对BT而言,可能的例外就是热种的【下载/上传】比例大于冷门种,造成了热种的压力反而大于冷门种,这种情况下所谓”热种“反而是某种意义上的”冷门种“,给它分更多的上传也是有意义的。
如果引入PT机制,假设某个热种总有上传,说明不断有人下载,这些下载者会以一定比例转化成新的保种者,而且热种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来保种赚上传量,整个体系应该会更平衡才对。当然PT也有例外,比如(๐•ᴗ•๐)大包的情况,但是这种大家都是冲着刷上传去的,根本不会去做限制,除非是保的种经常被置顶的保种巨佬。
就我个人而言,全部站点有约400T保种,带宽7*24小时占满,上传速度前五的基本都是保种<10的,只是偶尔才能看到有人从我这里下热种,而且很快他就下完了,我毛都没捞到一根
仅做机制上的讨论,如果qb真的做出来这种功能也是挺酷的,tracker端可以对热种的请求选择性地返回部分做种IP/下载IP,不需要用户暂停就可以对流量进行控制